我们通过显微镜看到的原子,是原子的原子核,还是包括电子在内的整个原子?


这篇文章发表于1990年4月5日的nature正刊,题目是“Positioning single atoms with a scanning tunnelling microscope” (通过扫描隧道显微镜放置单个原子),被引用将近3000次,google scholar上有免费的下载链接。个人觉得这篇文章本身就是很好的解答。文章作者DM Eigler, EK Schweizer都是IBM在加州圣何塞研究院的研究员。最早的隧道扫描显微镜是1981年由Gerd Binning和Heinrich Rohrer在IBM位于苏黎世的实验室发明的,1986年此二人和电子显微镜的发明人分享了诺贝尔物理学奖。可见隧道扫描显微镜是IBM的独门绝学,摆个自己人的Logo也不足为奇。十年光景,隧道扫描显微镜由单纯的观测进化成了操纵原子的有力工具,个人觉得再多个诺贝尔奖也不过分。

回到问题:我们从图中看到的究竟是什么?灰色的背景(单晶镍衬底)上有蓝色的点状物体。事实上,我们看到的颜色都是后期图像处理中渲染上去的,文章中真实的STM图像是这个样子的,图1:

图中展示了这IBM是怎么一步步摆出来的。灰色和蓝色是为了区分镍和氙,再来一张侧视图:

张图能够弥补题图中缺失的比例尺。也就自然回答了题主的问题:题图显示的不可能是原子核,原子核的半径大概在数量级,而。这张图还告诉我们纵向和横向的比例尺是不同的,也就是说图像在纵向上略有拉伸。最重要的一点是,纵坐标不是电流,而是位置。

要解释清楚这图像究竟是什么意思,还要从隧道扫描显微镜的两种工作模式说起:恒定高度和恒定电流。一般来说,STM的探针可以用x,y,z三个轴上的压电控制器来调整位置,如果维持z不变,只改x和y,探测通过探针的隧道电流,那么这就是其他答案中介绍的恒定高度模式,又称开环模式。所谓开环,就是指没有反馈,不会根据探测到的电流相应的改变z的位置。由于隧道电流和探针与样品之间的距离有显式的对应关系,所以可以把电流换算成距离。距离是一个标量,标量可以对应成灰度。把这个灰度赋予探针当时所在的xy位置,就能得到一张图。这样做有什么不好呢?假如样品表面凹凸不平,那么我们探测到的“距离“就不一定是探针正下方的情况了。极端情况下,探针可能一头撞在样品上,就报废掉了。想象一下你用手指想要了解一下刀刃的形状,如果一下子摸上去,肯定是要把手划破的。

如何在不把手划破的情况下,了解刀刃呢?最好是轻轻的摸上去,感受刀刃对手的压强,然后维持住这个压强,顺着摸下去。隧道电流探测就有这个特点:非常的灵敏,必须在很近才能有信号,远了就又没了,再近就撞坏了。因此就有了更加常用的第二种模式:恒定电流模式,又称闭环模式。在这种模式下,电路探测隧道电流,并试图通过负反馈回路把信号接回z方向,使得在xy方向移动时,z能够自动改变,使得隧道电流保持恒定(近似认为是距离恒定,而非高度恒定)。这就像用手顺着物体的轮廓摸了一遍,我的大脑能感知手的具体位置,也就知道了物体表面的情况。在闭环模式下,电流是定值,把z方向的偏离提取出来,就是xy所在点的高度,也就是题图。

下面引用文章原文

”图1是在恒定电流模式下拍摄的……电流为……我们可以在闭环状态下移动原子……“

最后一个问题,这种恒定电流有什么物理意义吗?和电子云究竟有什么关联呢?一般来说,工作在恒定电流模式,图像会是一个在三维空间中的等价平面。在这个等价平面上,具有相同的电子状态密度。也就是说,如果你把恒定电流设的小一点,你看到的IBM就会粗一些,原子可能会看着连在一起:这是低等电子状态密度面;如果你把恒定电流设的高一点,探针就会更贴近原子,组成IBM的那些氙原子看上去就会小一些。但无论如何,探针都不会与样品电子云大量重叠。如果大量重叠的话,会产生电荷斥力,要么划伤样品,要么撞坏探针。

所以我的回答是:你看到是电子云的外层的等电子状态密度面,是由探针在恒定电流模式下在三维空间中划出的数据点所测得的。

本文转自知乎用户Hydro Ding,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3169339/answer/23904511

材料牛Allen编辑整理。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