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化物所汪国雄团队和中科院院士包信和团队:二氧化碳电催化还原研究获进展


成果简介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汪国雄、杨帆和中科院院士包信和研究团队在金属-氧化物界面增强的二氧化碳电催化还原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研究成果以“Enhancing CO2 Electroreduction with the Metal-Oxide Interface”为题发表在日前出版的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J. Am. Chem. Soc. 2017, 139, 5652)上。

图文导读

1 碳载Au-CeOx催化剂的结构和性能 

(a)碳载Au-CeOx催化剂的高倍透射电镜图。Au/C,CeOx/C和Au-CeOx/C催化剂在CO2饱和的0.1 M KHCO3溶液中生产CO的(b)法拉第效率,(c)几何局部电流密度,(d)比活性及其对应用电位的依赖。(c)中也给出了Vulcan XC-72R生产CO的电流密度。

图2 CO2RR 0 V (vs. RHE)在Au(111)和Ce3O7H7/Au(111)表面的密度泛函理论计算

(a)主要中间产物的优化结构。

(b)计算的自由能图。“*X”代表表面吸附物种。

【研究内容】

 二氧化碳电催化还原,以可再生电能或富余核电等洁净电能为能源,在温和的反应条件下将二氧化碳一步转化为一氧化碳、甲酸、碳氢化合物和醇类等高附加值燃料及化学品,同时实现二氧化碳的高效转化和洁净电能的有效存储。当前,设计高效催化剂来降低过电势和提高反应选择性是二氧化碳电催化还原研究中极具挑战性的热点课题。

该研究团队在二氧化碳电催化还原前期研究基础上(J. Am. Chem. Soc. 2015, 137, 4288; Nano Energy 2016, 27, 35; Chem. Sci. 2017, 8, 2569; Nano Res. 2017, doi: 10.1007/s12274-017-1514-6),基于对金属-氧化物界面催化限域效应的充分理解(Science 2010, 328, 1141; Nat. Sci. Rev. 2015, 2, 183; Nat. Commun. 2017, 8, 14459),设计合成了金属-氧化物界面结构的碳载Au-CeOx催化剂,在保证不同催化剂中Au纳米粒子尺寸和形貌相同的情况下,研究了Au-CeOx界面与二氧化碳电催化还原性能的内在关联。在–0.89 V (vs. RHE)时,Au-CeOx催化剂上生成一氧化碳的法拉第效率达到89.1%,远高于单独的Au(59.0%)或CeOx催化剂(9.8%),生成一氧化碳的电流密度是Au的1.6倍。通过构筑CeOx/Au(111)模型催化剂,利用高分辨扫描隧道显微镜和同步辐射能谱进行原位研究,发现Au-CeOx界面显著促进了二氧化碳在CeOx表界面的吸附与活化,以及水的存在帮助了CeOx表面的还原与表面吸附二氧化碳物种的稳定。密度泛函理论计算进一步表明在后续的加氢过程中,Au-CeOx界面帮助稳定了关键中间物种*COOH,从而促进了一氧化碳的生成和脱附。这种界面增强的二氧化碳电催化还原在Ag-CeOx催化体系上得到了进一步证实,表明了金属-氧化物界面催化体系在二氧化碳电催化还原中的普适性。该研究成果提供了调控二氧化碳电催化还原性能的新途径,丰富和拓展了该研究团队提出的纳米限域催化概念。

上述研究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和中科院先导专项等项目的资助。

原文链接:http://www.cas.cn/syky/201705/t20170512_4600911.shtml

文献链接:Enhancing CO2 Electroreduction with the Metal-Oxide Interface

本文由材料人编辑部石小梅编辑,点我加入材料人编辑部

材料测试,数据分析,上测试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