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 Mater. 北京大学在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研究中获得新进展
【引言】
钙钛矿材料具有几乎理想的直接能隙、大的吸收系数以及高的载流子迁移速率,基于钙钛矿材料的上述优势。因在高性价比方面的巨大潜力,近年,有机-无机钙钛矿太阳能电池(PSCs)获得了惊人的发展以及广阔的应用前景。
目前,所报道的有机-无机钙钛矿太阳能电池能量转换效率(PCE)已经超过20%,效率直追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然而,大多数高性能PSCs都是基于空穴传输材料(HTMs),这些材料将极大增加产品成本,限制其实际应用。为了能够降低HTMs的成本,聚噻吩、NiO、CuSCN等低成本孔导体已经得到了应用,并且获得了高的PCEs,但是,为之而附加的孔传输层(HTLs)确使成本增加。虽然,已经制备出零成本含有HTL的PSCs,然而不幸的是,其能量转换效率不尽人意,而且其J-V曲线滞后非常严重。
【成果简介】
结构和制备工艺简单,对于低成本、高性能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来说至关重要。近日,由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刘志伟教授、卞祖强教授(共同通讯作者)领导的科研团队,首次在钙钛矿前体处理中采用低成本无机孔导体CuSCN作为孔传输添加剂,并通过一步法直接旋转涂覆CuSCN与MAPbI3-xClx(MA= CH3NH3)的混合前体溶液,成功共沉淀出孔导体和钙钛矿层。通过参数优化,最终获得最大18.1%的PCE,以及零滞后的J-V曲线。
【图文导读】
图1 设备结构以及层能级示意图
(a,b)结构示意图以及设备横截面SEM图
(c)设备中每层的能级示意图
图2 不同条件下MAPbI3-xClx膜的XRD图谱
(a)MAPbI3-xClx膜在有、无CuSCN时的XRD图谱
(b,c)分别为在15.8–17.0°与13.5–29.0°区间放大的XRD图谱
图3 不同方法测得的性能曲线
(a)钙钛矿层中有、无Cu SCN时,沿设备正向扫描(FS)与反向扫描(RS)的J-V曲线
(b)设备对应的光电转换效率(IPCE)光谱
图4 不同膜层以及不同条件下的性能曲线
(a)ITO/MAPbI3−xClx,glass/MAPbI3−xClx/C60 以及ITO/MAPbI3−xClx(CuSCN)膜的时间分辨光致发光谱(PL)衰变曲线
(b)设备在钙钛矿层中有、无CuSCN时的复合阻力(Rrec)
(c,d)分别为设备在钙钛矿层中有、无CuSCN时仅有孔与仅有电子的J-V曲线
图5 ITO/MAPbI3−xClx膜与ITO/MAPbI3−xClx(CuSCN)膜的扫描与原子力图像
(a)ITO/MAPbI3−xClx膜扫描图像
(b)ITO/MAPbI3−xClx(CuSCN)膜扫描图
(c)ITO/MAPbI3−xClx膜原子力扫描图像
(d)ITO/MAPbI3−xClx(CuSCN)膜原子力扫描图像
其中TO/MAPbI3−xClx膜与ITO/MAPbI3−xClx(CuSCN)膜均方根(RMS)表面粗糙度分别为16.7nm和16.6nm.
图6 设备工作机制示意图
左:钙钛矿层中有CuSCN; 右:钙钛矿层中无CuSCN。
【小结和展望】
钙钛矿因其优异的性能以及低廉的价格,近年来成为太阳能电池研究的热点。结构和制备工艺简单,对于低成本、高性能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来说至关重要,本文通过一步法共沉淀出孔导体和钙钛矿层,实现了降本的目的,并获得了最大18.1%的PCE,以及零滞后的J-V曲线。未来,在降本的同时,提高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PCE仍为研究的重点!
文献链接:A Strategy to Simplify the Preparation Process of Perovskite Solar Cells by Co-deposition of a Hole-Conductor and a Perovskite Layer(Adv. Mater.,2016,DOI: 10.1002/adma.201603850)
本文由材料人编辑部新能源学术组mike713供稿,点我加入编辑部。
参与新能源话题讨论请加入“材料人新能源材料交流群 422065952”,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微信搜索“新能源前线”或扫码关注。
文章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