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五年 上海想发展哪些新材料?
日前,《上海市科技创新“十三五”规划》公布。从内容来看,纳米科技、材料基因组、超导、半导体、新能源材料得到了重视。以下是《上海市科技创新“十三五”规划》中涉及新材料部分
纳米科学与微纳制造
培育产学研用一体化的纳米生态群落,构建多模式融合的纳米检测表征平台,开展纳米尺度及纳米制造的重大基础科学问题研究,发展新型纳米材料与结构的制备及其器件化与工程化技术,在纳米材料与结构、超微器件与系统集成和检测表征等方面取得若干国际一流的原创性成果,推动纳米技术在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和环保等产业领域的融合应用,推进微纳制造产业发展。
材料基因组
瞄准具有重大应用需求的关键材料,聚焦微观、介观、宏观多尺度材料设计关键科学问题,系统开展“数据库——材料计算——高通量制备与表征——服役与失效”全链条材料基因工程研究,构建统一规划、立体分布、共享共建的材料数据库,打造国际一流的材料设计、材料数据与智能制造研究基础平台,在材料计算模拟与设计、材料数据库和表征体系方面形成核心优势,实现新材料设计理论和方法、关键材料研究和应用开发的重大突破,带动新材料产业技术进步。
量子材料与量子通信
研究揭示新型量子材料、新界面的构效关系,通过可控材料生长制备新型量子材料,突破高性能探测与量子信息等应用量子效应的基础核心技术,掌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性能灵敏探测、超导量子器件与电路、量子存储、量子模拟、量子计算等关键技术,在以量子通信为代表的信息技术中实现应用,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量子材料与器件研制与应用技术高地。
重点新材料
推进高性价比高温超导带材在大型科学装置、高端医疗装备、电力设施等领域的应用示范。突破氮化镓(GaN)和碳化硅(SiC)制备及器件设计关键技术,推进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在半导体照明、激光显示、电力电子等领域的产业化应用。以应用为牵引,加快大直径高端硅片材料、光刻胶、石墨烯、储氢材料、三维(3D)打印材料、新型等离子体、高比能锂离子电池在能源、环境、信息、医疗等领域的应用。在超导电子、自旋电子、硅光子等领域开展前沿技术探索。显著提升新材料核心技术研发水平和产业创新能级。
除了上述材料之外,深海工程、民用航空发动机与燃气轮机、新能源汽车和智能汽车、新一代核能也提到了部分新材料发展内容。
深远海洋工程装备
开展海水淡化工程装备、深海工程材料、海洋新能源等关键技术研究,构建深远海工程装备总体性能分析与测试公共研发平台,增强海洋工程装备自主研发与设计能力。
民用航空发动机与燃气轮机
开展单通道干线客机发动机原型机研制、适时启动双通道干线客机发动机验证机核心机研制,突破复合材料风扇部件制备、高温陶瓷基复合材料等关键技术并实现工程化应用,建立航空发动机基础研究平台和发动机验证平台。
新能源汽车和智能汽车
以燃料电池汽车、纯电动汽车和强混合动力汽车等新能源汽车的核心技术为主攻方向,重点开展高比能量电池正负极材料、高功率密度燃料电池电堆等技术研究,进一步提高动力电池/燃料电池等关键零部件安全性、可靠性和耐久性,加大燃料电池汽车技术突破和示范应用力度,保持动力电池/燃料电池、电驱动和动力系统等技术在国内的领先优势。
新一代核能
围绕钍基熔盐堆核能系统(TMSR)关键材料、主要装备及核心部件制造的关键技术开展研究,实现关键材料和设备产业化,建立TMSR研发与实验条件(研究基地和实验室),形成研发、设计、取证、建造能力。
文章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