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S Nano 脂质体包裹介孔硅纳米粒对白血病细胞的主动靶向递药
成果简介
不同于常规实体瘤依靠EPR效应进行药物递送,白血病治疗需要药物递送系统主动靶向到单个病变细胞,因此要求制剂具有更强体内稳定性及主动靶向效果。近日,新墨西哥大学的研究团队设计了一系列具有不同粒径、孔径、形状及表面修饰脂质的类细胞的新型脂质体包裹介孔硅纳米粒(protocells)。新墨西哥大学Paul N. Durfee等人通过体外稳定性评价和体内CAM模型,成功筛选出一种高稳定性的DSPC/DSPE修饰介孔硅纳米粒,其表面化学修饰靶向抗体,可以主动靶向到表面高表达EGFR的白血病细胞,并在细胞内释放抗肿瘤药物吉西他滨,发挥治疗效果。
该研究发明了一种制备新型的类细胞脂质体包裹介孔硅纳米粒的方法,以介孔硅纳米粒作为模板,通过超声在其表面包覆一层脂质体膜。该制剂具有介孔硅高载药、粒径均一的特点,同时兼具脂质体生物相容性好、体内可长循环的优势,相较于传统介孔硅纳米粒具有更好的体内外稳定性。这项研究开发了一种新型的纳米给药体系,不仅对EGFR高表达白血病细胞具有杀伤作用,对广义的纳米靶向治疗同样具有指导意义。
图文导读
图1 脂质体包裹介孔硅纳米粒结构示意图
图2 不同形状孔径脂质体包裹介孔硅纳米粒的TEM结果及其粒径大小
A-L为不同介孔硅及其对应脂质体包裹介孔硅的TEM结果. A, B:六边形介孔硅及脂质体包裹六面体介孔硅;C, D:孔径2.8 nm球形介孔硅及脂质体包裹球形介孔硅;E, F:孔径5 nm球形介孔硅及脂质体包裹球形介孔硅;G, H:孔径18 nm球形介孔硅及脂质体包裹球形介孔硅;I, J:棒状介孔硅及脂质体包裹棒状介孔硅;K, L:气溶胶法制备介孔硅及其脂质体包裹介孔硅;M:纳米粒粒径
图3 不同脂质体含量对六边形介孔硅的稳定性影响
A:不同脂质体包裹六边形介孔硅在不同浓度PBS中粒径结果
B:介孔硅纳米粒、脂质体包裹介孔硅纳米粒在水溶液和PBS中稳定性结果
图4 CAM模型中脂质体包裹介孔硅和传统介孔硅的稳定性考察(EISA介孔硅为传统方法制备介孔硅,结果表明脂质体包裹介孔硅体内稳定性优于传统介孔硅纳米粒)
A:脂质体包裹介孔硅给药5 min;B:脂质体包裹介孔硅给药30 min
C:EISA介孔硅给药5 min;D:EISA介孔硅给药30 min
图5 脂质体包裹介孔硅细胞水平靶向性及药效学评价
A:EGFR抗体修饰脂质体包裹纳米粒对REH-EGFR细胞的靶向效果;
B:EGFR抗体修饰脂质体包裹纳米粒对REH-EGFR细胞模型药递送结果;
C:EGFR抗体修饰脂质体包裹载药纳米粒对REH和REH-EGFR细胞的杀伤;
D:游离药物对白血病细胞REH和REH-EGFR细胞的杀伤;
E:EGFR抗体修饰脂质体包裹纳米粒生物安全性评价;
F:REH-EGFR细胞EGFR阳性表达验证
(其中REH细胞为EGFR低表达细胞株,REH-EGFR细胞为EGFR高表达细胞株)
文献链接
Mesoporous silica Nanoparticle-Supported Lipid Bilayers (Protocells) for Active Targeting and Delivery to Individual Leukemia Cells(ACS Nano,2016,DOI:10.1021/acsnano.6b02819)
该文献解读由材料人Hercy供稿,材料牛编辑整理。
材料牛网专注于跟踪材料领域科技及行业进展,这里汇集了各大高校硕博生、一线科研人员以及行业从业者,如果您对于跟踪材料领域科技进展,解读高水平文章或是评述行业有兴趣,点我加入编辑部。
材料人网尊重所有进行知识传播的媒体,转载请联系tougao@cailiaoren.com
文章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