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0到1”超导重大突破!中山大学&清华大学,再发一篇Nature!


【导读】

铜酸盐中的高转变温度(Tc)超导性来自于掺杂到Mott绝缘态的空穴载流子,其具有半填充的Cu 3d9电子结构和S=1/2自旋态。随着载流子掺杂和层内Cu-O电子σ-能带,形成高Tc超导相。同时,围绕最优掺杂,已经确定超导性与温区对角线周围的间隙节点具有d波配对,且由角连接的CuO6八面体和LnO(Ln =镧系化物)层组成的层状结构是高温超导材料的共同特征。人们一直在努力寻找类似铜酸盐的氧化镍化合物中的超导性,无限层镍酸盐是镍酸盐之一。铜酸盐的高转变温度(高-Tc)超导性已经被发现了30多年,但其潜在的机制仍然是一个谜。铜酸盐作为唯一的非常规超导族,其Tcs高于液氮沸腾温度(77 K)。

【成果掠影】

在此,中山大学王猛教授和清华大学张广铭教授(共同通讯作者)在高压电阻和互感磁化率测量中,观察到高压电阻和互感磁化率在14.0 ~ 43.5 GPa之间,最大Tc为80 K的La3Ni2O7单晶的超导特征。高压下超导相呈现Fmmm空间群的正交结构,Ni阳离子的3dx2-y2和3dz2轨道与氧的2p轨道强混合。同时,密度泛函理论计算表明,超导性与费米能级下σ-能带的金属化一致出现,该带由3dz2轨道和连接Ni-O双层的顶端氧组成。因此,本文的发现不仅为研究Ruddlesden-Popper双层钙钛矿镍酸盐的高Tc超导性提供了重要线索,而且为研究高Tc超导机制提供了新的化合物家族。这是目前发现的第二种液氮温区超导材料,具有“从0到1”的突破性质,推动了破解高温超导机理的进程。

 相关研究成果以“Signatures of superconductivity near 80 K in a nickelate under high pressure”为题发表在Nature上。

【核心创新点】

1.作者观察到高压电阻和互感磁化率在14.0 ~ 43.5 GPa之间,最大Tc为80 K的La3Ni2O7单晶的超导特征;

2.本文的发现不仅为研究Ruddlesden-Popper双层钙钛矿镍酸盐的高Tc超导性提供了重要线索,而且为研究高Tc超导机制提供了新的化合物家族。

【数据概览】

、加压La3Ni2O7的结构表征©2023 Springer Nature

二、La3Ni2O7在1.6和29.5 GPa条件下的密度泛函理论计算©2023 Springer Nature

、压力下La3Ni2O7单晶的超导跃迁©2023 Springer Nature

、La3Ni2O7单晶的高温超导性相图©2023 Springer Nature

【成果启示】

综上所述,本文证明了在Ruddlesden-Popper(RP)双层钙钛矿镍酸盐La3Ni2O7中,Ni2.5+(3d7.5)的电子占位可以模拟空穴掺杂双层高Tc铜酸盐中的Cu2+,这是由于通过顶端氧阴离子存在3dz2轨道的强层间耦合,这种层间耦合导致在费米能级以下和之上形成σ键和反键带。施加高压可以通过3dz2轨道上的空穴掺杂和3dx2-y2轨道上的电子掺杂实现费米能级以下的金属化。但这些特征与无限层超导镍酸盐有明显的不同,在无限层超导镍酸盐中,氧的2p轨道的电子态远低于费米能级,并且由于它们的位置能量的较大分离,具有大大减少的3d-2p混合。从实验中可以看出,Tc与高Tc铜超导体的Tc相当,并且高于铁基超导体的Tc。据所知,这是第一个关于体相镍酸盐和镍酸盐RP相超导特征的实验报告。研究结果表明氧化镍体系是寻找高Tc超导体和探索其非常规高Tc超导机制的一个令人可信的平台。

文献链接:“Signatures of superconductivity near 80 K in a nickelate under high pressureNature202310.1038/s41586-023-06408-7

本文由材料人CYM编译供稿。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