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强联合,构筑异维超晶格,突破传统物质结构认知!
一、【导读】
超晶格由于其独特的电子、光学和磁性而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一般而言,传统超晶格是在具有相同维度的材料之间形成的(例如三维(3D)-3D、二维(2D)-2D和一维(1D)-1D超晶格)。近期2D材料的突破丰富了超晶格家族,包括范德华异质结构、莫尔周期图案和随机插层化合物。此外,还报道了嵌层化合物,包括铌基和钒基超晶格以及本征二维超晶格MnBi2Te4。这些超晶格具有量子自旋电子器件应用所需的潜在超导性和铁磁性。然而,这些超晶格大多是通过外延生长获得的,或者通过不同的方法堆叠2D材料来组装。此外,就结构和尺寸而言,所报道的超晶格是3D-3D、2D-2D和1D-1D超晶格。在本征2D(或3D)材料和1D材料之间形成的本征异维超晶格的实现仍然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二、【成果掠影】
近日,北京理工大学周家东教授(一作兼通讯)、姚裕贵教授、北京大学吴孝松教授、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Kazu Suenaga教授、刘政教授等人联合,通过化学气相沉积直接沉积,报道了一种由二维二硫化钒(VS2)和一维硫化钒(VS)链阵列的交替层组成的本征异维超晶格。这种独特的超晶格具有非常规的1T堆叠,通过SEM鉴定其具有单斜晶胞VS2/VS层。当磁场在平面上时,通常霍尔效应会消失,然而在异维超晶格中观察到一个意想不到的霍尔效应,其持续时间可达380开尔文。理论计算将其归因于与一维VS链相关的面内磁场引起的面外Berry曲率引起的非常规异常霍尔效应。本研究工作拓展了对传统超晶格的理解,并将促进更非凡超结构的合成。该论文以题为“Heterodimensional superlattice with in-plane anomalous Hall effect”发表在知名期刊Nature上,北京理工大学为第一单位。
三、【数据概览】
图一、VS2-VS超晶格的生长过程及其光学图像
图二、VS2-VS超晶格的原子结构
图三、VS2-VS超晶格的详细分析
图四、VS2-VS超晶格的传输测量
四、【成果启示】
综上所述,研究人员使用CVD方法合成了垂直堆叠的VS2-VS超晶格。STEM和横截面TEM结果清楚地揭示了VS2-VS超晶格的原子结构,这在钒基材料中尚未获得。在超晶格中首次观察到室温下的面内反常霍尔效应(AHE)。磁场角依赖性揭示了由1D-VS链导致的意外的面内各向异性。本研究结果为合成超晶格和揭示新的物理性质开辟了一条途径。
文献链接:Heterodimensional superlattice with in-plane anomalous Hall effect (Nature 2022, 609, 46-51)
本文由大兵哥供稿。
投稿以及内容合作可加编辑微信:cailiaokefu
文章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