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科技大学孙永明教授、杨辉教授EEM:锂合金负极应力调控设计助力锂离子电池稳定循环
近日,华中科技大学孙永明教授和杨辉教授团队合作在Energy & Environmental Materials上发表题为"Stress-Regulation Design of Lithium Alloy Electrode towards Stable Battery Cycling."的研究论文。作者通过机械压印和化学预锂化方法,在引入活性锂的同时在箔材合金负极表面构筑了用于应力调控的微区波状结构,制备出微区波状锂锡合金/锡(LiSn/Sn)电极。波状结构可以快速弛豫因电极体积膨胀产生的应力,有效地延缓了合金电极的电化学-力学失效。化学预锂化提供额外的锂源用于弥补循环过程中的锂损失,极大地提高了锡箔在全电池使用中的能量密度和循环寿命。所制备的微区波状LiSn/Sn电极的首圈库仑效率高达95%,对称电池在循环1000小时后依然稳定运行,LiNi0.6Co0.2Mn0.2O2||LiSn/Sn电池在0.5 C的电流密度下展示出2.4 mAh cm-2的可逆面容量,并且在100次循环后保持85%的容量。这项工作提出了一种解决合金负极中机械应力引起的电极失效和同步实现锂补偿的策略,为实现合金箔材负极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实际应用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近年来,人们对锂离子电池等能源存储器件的能量密度及功率密度不断提出更高的需求。商用锂离子电池中的石墨负极的理论比容量仅为372 mAh g-1,极大限制了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合金锡负极通过与金属锂形成锂锡合金具有较高的理论比容量(994 mAh g-1)。然而锡负极在充放电过程中会发生较大的体积变化,引起电极的破裂和活性材料的剥落,导致电池循环稳定性劣变。过往的研究通过设计纳米结构或者引入非活性组分构筑复合结构来缓解合金锡负极的体积膨胀问题,然而目前纳米材料本征的特点(比表面积高、压实密度低、制备方法复杂等)带来了电极副反应加重、制备成本高等问题。纳米结构和非活性材料的引入均会降低电池的能量密度。与传统的颗粒电极不同,金属锡箔具有很好的机械加工性、高体积能量密度等优势,然而金属锡箔在循环过程中也会因电极体积膨胀/收缩变化会发生应力分布不均匀的问题,导致电池循环初期活性锂损失严重,库伦效率极低;以及后续循环中电极容易发生电化学-力学失效,电池循环稳定性变差。
图2. 微区波状LiSn/Sn电极的表征:a) Sn平面电极和微区波状Sn电极的光学照片;b-d) 微区波状Sn电极、微区波状LiSn/Sn电极和LiSn/Sn平面电极的低倍扫描电镜图;e,f) 微区波状LiSn/Sn电极表面和截面图高倍扫描电镜图;g) 微区波状LiSn/Sn电极的XRD图谱;h) 微区波状LiSn/Sn电极在Ar+离子刻蚀前后的XPS高分辨C1s谱;i) 微区波状LiSn/Sn电极的XPS高分辨Li 1s谱。
图3. 微区波状LiSn/Sn电极的电化学性能:a) 微区波状LiSn/Sn电极和平面LiSn/Sn电极的电化学脱锂曲线;b) 平面Sn电极、微区波状Sn电极和微区波状LiSn/Sn电极的首次循环电压-容量曲线;c) 由微区波状LiSn/Sn电极组成的对称电池在1mA cm-2、1mAh cm-2的条件下的电压-时间图;d) 平面Sn电极和微区波状LiSn/Sn电极循环前的EIS阻抗图;e) 平面Sn电极、微区波状Sn电极和微区波状LiSn/Sn电极在0.25mA cm-2、1 mAh cm-2的条件下前三十次循环的累积锂损失量。
图4. 微区波状LiSn/Sn电极电化学-力学耦合模拟:a,b) 平面Sn电极和微区波状LiSn/Sn电极在不同锂化阶段的电化学-力学耦合模拟图:a) Li浓度分布和b) 应力分布;c,d) 平面Sn电极和微区波状LiSn/Sn电极在30次电化学循环后的扫描电镜图。
图5. NCM622||微区波状LiSn/Sn电池和NCM622||平面Sn电池的电化学性能测试:a-c) 使用不同载量NCM622正极的全电池的循环性能和库伦效率;d,e) 不同倍率下的容量-循环曲线及对应的电压-容量曲线;f-h)100次循环后微区波状LiSn/Sn电极和平面Sn电极的扫描电镜图。
Chunhao Li, Shuibin Tu, Xin Ai, Siwei Gui, Zihe Chen, Wenyu Wang, Xiaoxiao Liu, Yuchen Tan, Hui Yang, Yongming Sun. Stress-Regulation Design of Lithium Alloy Electrode towards Stable Battery Cycling. Energy Environ. Mater. 2021. DOI: 10.1002/eem2.12267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eem2.12267
杨辉,博士,华中科技大学航空航天学院、材料成形与模具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高层次青年人才项目入选者。2006年获华中科技大学工程力学学士学位,2010年和2014年先后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获得工程力学硕士学位和工程科学与力学博士学位。2015年1月至2017年9月分别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美国西北大学、塔夫茨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17年10月入职华中科技大学。担任《力学季刊》、《固体力学学报》编委,《中南大学学报(英文版)》青年编委等。主要从事新兴能源材料及结构(如锂电池、钠电池)的电化学-力学耦合行为的研究工作。基于原位实验观测和跨尺度/多场耦合数值模拟手段,对材料及结构在服役过程中的变形、破坏与失效展开了广泛的研究,在材料动力学、材料本构理论、固体力学等方面取得了一批创新性成果,发表工程科学以及力学领域的国际顶级期刊(如Nature Communications、Nano Letters、ACS Nano、Journal of the Mechanics andPhysics of Solids、Extreme Mechanics Letters等)论文30多篇,论文引用超过1900多次,H因子为19。
-
2020年IF 15.122
-
JCR Q1区期刊
-
SCIE、Scopus和EI数据库收录
-
CSCD核心库来源期刊
-
高质量科技期刊材料科学综合类T1期刊
本文由EEM期刊投稿。
文章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