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那些被COMMENT 的论文


一、导读

Q1:论文发表就大功告成?

Q2:论文发表在顶刊就实现了所谓重大突破、重要进展?

Q3:论文被引用就代表研究成果得到了国际同行的认可?

看到以上三个灵魂考题,你的答案是什么呢?当每天被各种重大进展、重要突破等词汇充斥的时候,当面对大量学术论文的时候,当自己终于发表了顶刊的时候,你可曾思考过以上三个问题?

什么是科学研究,什么是科学的本质,以及什么才是判断科学成果质量的有效手段?这些问题对于每个科研人来说,可能都是直击内心的灵魂考题。但,有一类论文就是开启这一灵魂拷问大门的钥匙,那就是COMMENT类论文,即科学评论类论文。通过指出前期发表成果的科学瑕疵、数据不当分析、科学结论有效性等方面的问题,来进行科学探讨的一类论文。提到这一论文,内心最煎熬的应该是被COMMENT的原始论文的作者,好不容易发表了,没料到被质疑了。特别是如果发表在顶刊,这样的质疑确实会带来很大的影响。但,这可能也是科学初心的真正含义吧。

今天,咱就来谈谈那些年,那些被COMMENT的论文。

二、近期材料、化学、凝聚态物理等学科的COMMENT论文

(注:时间间隔指代“原始论文首次出版到被COMMENT时间间隔”)

1. Comment on “Thermal effects-an alternative mechanism for plasmon-assisted photocatalysis” by Y. Dubi, I. W. Un and Y. Sivan, Chem. Sci., 2020, 11, 5017Chem. Sci., 2020

作者机构: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

被Comment作者机构:本·古里安大学(以色列)

时间间隔:1个月

争议点:金属等离激元效应辅助的光催化反应中,速率提高究竟是热效应还是非热效应导致?大量的等离激元增强的光催化论文中的速率增强效应是否仅仅是热效应导致?(需要指出的是,被comment的原始论文的作者于2019年同样发表了一篇质疑Science杂志研究论文(Quantifying hot carrier and thermal contributions in plasmonic photocatalysis)的comment,可见这一重要争议点目前学界看法仍未统一。)

2. Comment on “ferroelectricity-free lead halide perovskites” by A. Gómez, Q. Wang, A. R. Goñi, M. Campoy-Quiles and A. Abate, Energy Environ. Sci., 2019, 12, 2537Energy Environ. Sci., 2020,13, 1888-1891 

作者机构: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

被Comment作者机构:西班牙巴塞罗那材料研究所

时间间隔:11个月

争议点:MAPbI3和Cs0.05(FA0.83MA0.17)0.95Pb(I0.83Br0.17)3 薄膜是否具有铁电性?通过测量垂直压电效应能否得到可靠的结论?

3. Can lasers really refrigerate CdS nanobelts?  Nature E60–E61(2019)

作者机构:圣母大学(美国)

被Comment作者机构:)南洋理工大学

时间间隔:6年5个月

争议点:激光能否实现对半导体的制冷?这一突破的实验证据是否有效?(需要指出的是,这篇comment论文同时对原论文作者发表在Nano Lett. 14, 4724–4728 (2014).和Nat. Photon. 10, 115–121 (2016).的一系列后续工作同时提出了实验证据有效性质疑。)

4. On the ferroelectricity of CH3NH3PbI3 perovskitesNature Materials 18, 1050(2019)

作者机构: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

被Comment作者机构:橡树岭国家实验室

时间间隔:1年

争议点:本文的作者和前述第二篇论文来自同一个课题组,质疑点依旧是MAPbI3是否具有铁电性?如何能够准确得到有效的数据来证明非铁电性的结论是正确的?

5. Comment on “Sign-Reversing Hall Effect in Atomically Thin High-Temperature Bi2.1Sr1.9CaCu2.0O8+δ Superconductors”,  Phys. Rev. Lett. 124, 249701, 2020

作者机构:上海大学

被Comment作者机构:哈佛大学

时间间隔:1年

争议点:尽管原始论文的结论看似完美,但其理论基础(涡旋多体效应)本身存在重大缺陷,因此,原文的主要结论是不正确的。

6. Comment on “Rapid Assembly of Small Materials Building Blocks (Voxels) into Large Functional 3D Metamaterials”, Adv. Funct. Mater. 2020

作者机构:佐治亚理工学院

被Comment作者机构: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

时间间隔:5个月

争议点:原始综述论文中认为时间聚集双光子聚合技术不具备完全的3D打印能力,这一论断是有缺陷的。

三、COMMENT类论文的国际趋势

看过了最近的一些具有代表性的COMMENT类论文,从中你有没有get到一些新的科学idea?实话说,上面列的几个争论文章中蕴含着好几个重要科学idea。下面,咱来看看那些年里,国际学术界总体的COMMENT发展趋势,从中能否得到些许启迪。

(注:本文数据源自WEB OF SCIENCE 核心合集)

图1 COMMENT类论文发表量的学科分布柱状图

如图1所示,物理综合类COMMENT论文的数量高居榜首,而物理化学、应用物理、环境科学、材料科学、凝聚态物理等材料相关系学科的这一类论文的数量都超过了1000篇。尽管同全球科技论文总量相比,这一数量几乎可以忽略,但对科学发展的影响并不能轻易的抹去,相当多的评论类论文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并且很有可能会导致原始论文被撤稿。真理越辩越明,可能是对其最好的注解。

图2 COMMENT类论文发表量的国家和地区分布柱状图

图2所示,美国当之无愧的堪称国际“最爱怼”或“最易被怼”国家(17,285篇),毕竟科学争论是双方的争辩,评论类论文及原作者的回复间彼此互为被怼。紧随其后的是英国(4,326篇)、德国(3,758篇)、中国(2,456篇)、加拿大(2,387篇)和法国(2284篇)。美国爱怼总量是中国的7倍之多,看来美国学者最爱怼多多啊。

那么,中国排行前列的爱怼机构有哪些呢?

图3 中国COMMENT类论文发表量的机构分布柱状图

如上图所示,排名第一的是中科院(275篇),紧随其后的有北京大学(96篇)、中科大(78篇)、浙大(70篇)、香港大学(68篇)、上海交大(65篇)、复旦大学(56篇)、南京大学(54篇)、香港中文大学(51篇)、四川大学(50 篇)。可见中科院系统的科研工作者最爱科学较真与争论,除去北大和中科院,其余八所竟然都是南方高校,看来被南方同行盯上,得小心小心更小心啊,一不留神就被怼啦。

最后,再来看看,国内哪些学科处于互怼排行前列。

图4中国COMMENT类论文发表量的学科分布柱状图

前三甲分别为物理综合、应用物理、材料科学,而环境科学、物理化学、凝聚态物理紧随其后。可见,材料系学科整体位于互怼领域前列,材料学人们具有很高的科学争辩精神,值得点赞。

四、今天你COMMENT了吗?

通过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欧美的学者更喜欢通过学术争辩的方式,即发表COMMENT论文进行学术成果的“深度后评审”,这同目前正在逐步推行的发表后评议可谓是异曲同工。尽管在国内,材料学人也挺爱较真,但同国际材料学科的总COMMENT论文相比,占比仅仅10%。这同国内材料科学发文量的国际占比形成鲜明的差异。即,国内学者依旧不能更加积极主动的投身到科学争论的赛道上。

我们更乐于发表本身,更乐于追寻顶刊的快乐。

但仔细阅读和品味COMMENT类论文后,其中展现的有理、有据、有节的科学作风和态度才是真正的科学本色。回到开篇的那三个灵魂考题,究竟什么才是科学的真谛?

。。。。。。

。。。。。。

其实,这个问题并没有统一的标准答案,不过,我们倒是可以看看最爱互怼之王——美国,他们是怎么做的。2013年,新修订的最新版美国科学教育标准中是怎么定义“Nature of Science”(科学的本质)的?

(注:此处不进行翻译,原文更有利于理解其精神内核)

√ Scientific Investigations Use a Variety of Methods

√ Scientific Knowledge is Based on Empirical Evidence

√ Scientific Knowledge is Open to Revision in Light of New Evidence 

√ Scientific Models, Laws, Mechanisms, and Theories Explain Natural Phenomena

√ Science is a Way of Knowing

√ Scientific Knowledge Assumes an Order and Consistency in Natural Systems

√ Science is a Human Endeavor

√ Science Addresses Questions About the Natural and Material World

以上八点对科学是什么进行了精准阐述, Open to Revision in Light of New Evidence、Human Endeavor和Addresses Questions About the Natural and Material World可谓道出了科学发表的真谛:在不断质疑与争辩中认识世界、发现新奇、探索未知。你可能以为这是美国的大学生学习标准吧,错,错,错。其实这是美国的中小学科学教育国家标准,这可能从另一个侧面解释了为什么国内的学生中学阶段成绩超好,大学到研究生阶段却难以赶超国外的现象。诚然近些年来,不少的重要成果都出自国内培养的硕博,但同顶级科技强国相比,整体科学素养和科学精神依旧存在较大差距。其根源在哪,可能就是缺少系统的科学教育。

比如,你能否说出历史上的某些重大科学公案?能否知晓如何分辨自己得到的实验数据真伪?能否批判性的看待自己发表的成果和学科大牛的研究进展?

当然,COMMENT类论文的发表其实还是很有难度的,某些期刊对这类论文持相当谨慎的态度,毕竟对于期刊来说,经常被质疑已经发表的成果是直接打脸自己同行评议、出版过程的不专业、不严谨。此外,对于初级研究者来说,更大的风险是无法知晓自己未来成果的发表是否会因此招致学术打压以及发表受阻。但经常阅读COMMENT类论文,会提高自己的科学实证能力和分析能力,能更加全面的看待研究成果,保持严谨的科学观。诚如前文所述,每一篇COMMENT论文背后其实蕴含着大量值得解决的科学问题,从中很可能发现自己研究领域的空白地带和交叉领域的新大陆。

那些年看过的论文,回头有空再去看看,是否有被COMMENT到,或许其中就是机遇哟。

本文由Free-Writon供稿。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材料人网立场。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kefu@cailiaoren.com。

欢迎大家到材料人宣传科技成果并对文献进行深入解读,投稿邮箱: tougao@cailiaoren.com.

投稿以及内容合作可加编辑微信:cailiaorenVIP。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