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工大Adv. Mater.:原位构建富含LiF的稳定全固态电池界面及其原子级观测
【引言】
锂金属电池(LMBs)由于金属锂(Li)的高理论容量(3860 mAh g-1)和低电化学势(-3.04 V)而引起了极大的关注。但是Li负极上枝晶生长抑制了LMBs的应用,通过界面SEI工程、稳定的电极和固态电解质设计等策略可缓解枝晶生长。其中,固态聚合物电解质因其出色的机械性能、高正极稳定性、成本低廉、重量密度低以及可大规模制备等优势在LMBs中被广泛研究。但是,Li+在聚合物电解质中的传输缓慢,Li/电解质界面亲和力差等问题阻碍了聚合物电解质在LMBs中的大规模应用。值得注意的是,由于金属Li的超高还原性,Li/聚环氧乙烷(PEO)界面在循环过程中会不断变厚,新鲜的聚合物电解质和金属Li发生重复反应,导致电化学阻抗变高和不均匀的表面形态。另外,LiF具有低的Li+扩散势垒和出色的电子绝缘性等优势,在液态电解液中能够促进Li+在界面的转移和均匀的Li沉积。因此实现Li/PEO界面上LiF的均匀分布是解决界面问题的有效方法。然而,改善聚合物电解质界面的相关策略,特别是由于聚合物和碱金属极高的化学敏感性,对界面调控机制的微观研究目前仍相对较少。因此作者研究了Li2S作为PEO的电解质的添加剂时,改善的界面对全固态电池的影响及其机制。
【成果简介】
近日,浙江工业大学陶新永教授、刘育京博士(共同通讯作者)等人采用Li2S添加剂来修饰Li/PEO界面,以获得稳定的全固态锂金属电池(LMBs)。低温透射电镜(cryo-TEM)结果表明,聚环氧乙烷(PEO)电解质与Li负极之间存在镶嵌界面,界面上随机分布大量的Li、Li2O、LiOH和Li2CO3晶粒。此外,cryo-TEM可视化结合分子动力学模拟显示,Li2S的引入加速了N(CF3SO2)2-的分解,促进Li/PEO界面上大量LiF纳米晶的生成。进一步证实了LiF抑制聚合物链中C-O键的断裂,防止Li和PEO间持续界面反应的作用。因此,富含LiF界面的构筑可使Li-Li半电池稳定循环1800 h,而全固态LMBs也表现出更高的循环稳定性。这项工作为高性能全固态LMBs的设计开辟了一条新途径。相关成果以“In Situ Construction of a LiF-Enriched Interface for Stable All-Solid-State Batteries and its Origin Revealed by Cryo-TEM”为题发表在Advanced Materials上。
【图文导读】
图 1 Li/PEO界面的示意图和形貌表征
(a,b)使用(a)PEO-LiTFSI电解质和(b)修饰后的PEO电解质的Li/PEO界面变化的示意图;
(c)Li-Li电池循环250圈后Li/PEO界面的SEM截面图;
(d,e)Li/PEO界面层残留物的SEM图。
图 2 PEO-LiTFSI和PEO-LiTFSI-Li2S电解质的电化学性能
(a)在50°C(0.1 mA cm-2)下,Li-Li对称电池的循环性能;
(b,c)Li-Li对称电池的电压-时间曲线:(b)50-51圈,(c)169-170圈;
(d)使用不同SPE的Li-Li对称电池的电化学阻抗谱(EIS)谱;
(e,f)Li-Li电池循环250圈后SPE表面的SEM图。
图 3 使用PEO-LiTFSI电解质的Li/PEO界面的cryo-TEM表征
(a,b)Li沉积前后同一位置的TEM图;
(c)C、O、F、S、Cu元素的Mapping图;
(d)界面处Li、Li2O、Li2CO3和LiOH晶粒的TEM图;
(e)是(d)的对应的FFT图;
(f)界面结构的示意图;
(g-i)Li、Li2O和LiOH晶体与非晶态SPE间的界面HRTEM图。
图 4 使用PEO-LiTFSI-Li2S电解质的Li/PEO界面的cryo-TEM表征
(a,b)Li沉积前后同一位置的TEM图;
(c)C、O、F、S和Cu元素的Mapping图;
(d)Li/PEO界面的HRTEM图像;
(e)是(d)的相应FFT图;
(f)富LiF界面的结构示意图;
(g-i)Li、LiF和Li2O晶体的HRTEM图。
图 5 界面中各种化学成分的分布
(a)在Li,PEO-LiTFSI-Li2S电解质和界面层中Li、F、O和C元素的分布;
(b)1-3点中元素的质量含量分布图;
(c)F元素在1-3点的XPS谱图。
图 6 模拟Li2S诱导LiF的形成及XPS分析
(a,b)分子动力学模拟(a) PEO-LiTFSI电解质和(b) PEO-LiTFSI-Li2S电解质中TFSI-的分解;
(c,d)XPS谱表征循环前后SPE的变化。
图 7 使用PEO-LiTFSI-Li2S和PEO-LiTFSI电解质的全固态电池在50 oC的电化学性能
(a)NCM 811正极在2.7-4.2 V的首次充放电曲线;
(b)使用NCM 811正极的全固态电池在0.2 C的循环性能;
(c)使用LiFePO4正极的全固态电池在0.5 C的循环性能;
(d)使用LiFePO4正极的全固态电池在0.2、0.4、0.8、1.0和2.0 C的倍率性能;
(e,f)使用LiFePO4正极的全固态电池在循环前和10、30、70、100和150圈后的阻抗变化。
【小结】
这项工作通过cryo-TEM在原子尺度上观察了Li和PEO基电解质的界面,发现Li/PEO界面呈马赛克结构,其中Li, LiOH, Li2O和Li2CO3等纳米晶随机分布于非晶相(可能是有机Li化合物或聚合物电解质)中。更重要的是,Li2S的加入可显著增加界面处LiF组分,以提升界面的稳定性和离子传导性,被证明可显著改善Li/PEO界面。高分辨图像和XPS谱的SnapMaps分析证实界面处LiF纳米晶的富集,归因于Li2S可促进LiTFSI分解成LiF。进一步分析发现,LiF纳米晶可以有效的增加离子扩散性能,抑制C-O键的断键,并阻止Li和PEO的持续副反应。基于原子级别观测引导的界面设计,Li-Li半电池可稳定循环超过1800 h,Li-LiFePO4和Li-NCM811全电池具有更优异的电化学性能。本工作解决了Li/电解质界面原子观测的挑战,对于构建稳定的界面和高性能的全固态锂电池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文献链接:In Situ Construction of a LiF-Enriched Interface for Stable All-Solid-State Batteries and its Origin Revealed by Cryo-TEM(Advanced Materials, 2020, DOI: 10.1002/adma.202000223)。
【团队介绍】
陶新永教授,2007 年3 月博士毕业于浙江大学材料物理与化学专业;2007 年4 月加入美国南卡罗莱纳大学机械工程系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08 年10 月作为高层次引进人才加入浙江工业大学材料系,2010 年10 月被聘为教授。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项目,浙江省钱江高级人才计划项目,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及其他省部级项目近20 项。近年来在绿色储能材料等领域发表SCI 收录论文100余篇,被引用约10000次,以第一/通讯作者在Nat. Commun.、Sci. Adv.、Adv. Mater.、Angew. Chem. Int. Edn.、Nano Lett.、Adv. Funct. Mater.、Adv. Energy Mater.等国际知名期刊发表研究工作,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20余项。
相关文献:
- Z. Ju, J. Nai, Y. Wang, T. Liu, J. Zheng, H. Yuan, O. Sheng, C. Jin, W. Zhang, Z. Jin, H. Tian, Y. Liu,* X. Tao* Biomacromolecules enabled dendrite-free lithium metal battery and its origin revealed by cryo-electron microscopy. Nat. Commun., 2020, 11, 488.
- H. Yuan, J. Nai, H. Tian, Z. Ju, W. Zhang, Y. Liu, X. Tao,* X. Lou* An ultrastable lithium metal anode enabled by designed metal fluoride spansules. Sci. Adv., 2020, 6, eaaz3112.
- O. Sheng, C. Jin, J. Luo, H. Yuan, H. Huang, Y. Gan, J. Zhang, Y. Xia, C. Liang, W. Zhang, X. Tao* Mg2B2O5 nanowire enabled multifunctional solid-state electrolytes with high ionic conductivity, excellent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flame-retardant performance. Nano Lett., 2018, 18, 3104-3112.
- X. Tao,* Y. Liu, W. Liu, G. Zhou, J. Zhao, D. Lin, C. Zu, O. Sheng, W. Zhang, H-W Lee, Y. Cui* Solid-state lithium sulfur batteries operated at 37 oC with composites of nanostructured Li7La3Zr2O12/carbon foam and polymer. Nano Lett., 2017, 17, 2967-2972.
投稿以及内容合作可加编辑微信:cailiaokefu,我们会邀请各位老师加入专家群。
欢迎大家到材料人宣传科技成果并对文献进行深入解读,投稿邮箱tougao@cailiaoren.com。
文章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