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稿意见虐心?论文不断被拒?Science Nature告诉你该怎么办
这个超长假期一定有不少同学经历了新冠病毒肆虐期间收到审稿意见,然而实验室开放还遥遥无期的困境,是不是顿感人生多了一点点波澜起伏,让你更加怀念在实验室挥洒汗水的时光。Science 和Nature 也在最近出版了好几篇科研人员关于回复同行评审意见和论文悲剧(被拒)如何调整状态的短文,还接地气地发表了对于各种令人意外的审稿意见的吐槽。
一、关于审稿意见
科研人员内心不变的追求可能就是通过自己的努力揭示某一个小真理,进行实验、分析数据、结合证据、引用然后得出结论,最后把自己的研究写成一个连贯的故事,满怀期待投投稿。结果期刊给你一封虐心的回复:rejection!并附上拒绝你的理由。大部分情况下审稿人给出的意见是很合理并具有建设性意义的,本人就因为审稿人的意见而把工作完善之后发表到了水平更高的期刊上。但有时候,少数审稿人会有那么点......怎么说呢...有那么点讨人厌。
Science在四月下旬出版了一篇吐槽糟糕评审意见的文章,以下是根据原文稍作修改的内容。原文以How to tell whether you’re the victim of a bad peer review 为标题发表在2020.04.22《Science》上。
- 补实验才是最糟心的part:
当你仔细阅读审稿意见时,总会有那么一个时刻,你的焦虑要么变成解脱,要么变成更大的恐惧——那个临界点就是审稿人是否要求你补充实验,尤其是在疫情期间。作者给出的意见尽可能不要反驳你的原始假设!因为这会把你认为“已完成”的工作变成一个几乎全新的研究项目。
- 要求你做一些你已经做了的事(废话):
审稿人建议:“用图表可以更好地阐述观点。”你很赞同这条意见,因为你确确实实已经在论文里用图表阐述了观点。这种评论意见就好像是一道送分题,提交一个有图表的反馈,你甚至不需要花时间重新做什么就可以通过评审,你可以感谢期刊给你这个机会来“纠正错误”。但这是认真的吗?
- 不同审稿人意见相互矛盾:
同行评议的墨菲定律,如果一个审稿人对你工作中的某些内容表示赞赏,那么另一个审稿人就会要求你修改它。这就产生了一个逻辑上的悖论。这是很讨厌的,如果你想让一个机器人爆炸的话,那这招就很有用了。
- 你改稿,我抢先发表:
有一个审稿意见需要你花费一段时间来处理,但一个和你在同领域的审稿人,和你研究同样的问题,他可能会试图阻止你的文章发表,好让他们自己的文章能够抢先发表......
- 不太好,再改改:
另一个常见的审稿意见“文章还需要继续改进”。如果审稿人没有给你指明任何方向来处理他们的意见,相当于给了你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作者给了一个及其恰当的比喻,这时候的审稿人就像正在跟你生气的女朋友一样,“你错了,但我不说你错在哪。你现在好好反省,如果想不出来,我就一直不理你。”
- 拒你的稿子是我做过最英明的决定:
审稿人有权批评你工作中的不足,这是他们的职责,但有时候审稿人明明可以说:“论文结论没有有力的证据支撑。”但他们非要说成:“这个结论读起来像是我那只去世的猫写的。”此处文中还给出了一个真实的审稿意见:“我担心你这个研究对此领域发展的贡献,还不如对此领域走向消亡的贡献大。”惊不惊喜,意不意外?有些科学家可能是自恋狂,他们对自己刻薄的措辞非常满意,以至于他们优先考虑的是讽刺的尖锐程度,而不是被讽刺者的感受。他们不是故意的,可能这就是他们说话的方式而已。
- 多引用我的文章:
有很多论文原本可以顺利发表,但却因为没有引用审稿人的文章而被拒稿。扪心自问论文缺少的支撑恰好就来自审稿人之前的研究这种几率能有多大?
- 不针对科学,而针对你:
最差的同行评议是那种忽略论文内容,而专注于对作者个人的批评。审稿人居高临下地说:英语不是母语吧?还处在职业生涯早期吧?男/女的吧?你们单位的研究水平不高吧?所有这些都是非常糟糕的理由。对此,作者调皮地给了一个建议:重新投稿的时候,试着改名为Chasworth Q. Whitington IV,职称是哈佛/麻省/牛津三校联合终身教授。
除上述文章外,science职业板块四月份还发表了一篇关于疫情期间的论文修改工作, Responding to peer reviews is never fun. It’s harder when COVID-19 shuts down your lab。作者是深圳大学的研究人员,感兴趣的同学可以看看。
作者提出了一系列问题,如果研究成果已经十分引人注目,是否真的有必要进行其他实验,补充一些对主要结论不重要的数据?第一作者是博士或者博士后,让他们冒着成果被其他人抢先报道或者毕业延期的风险,这公平吗?当我们的日常生活因为不可抗因素被严重破坏时,出版机构和编辑是否应该重新考虑同行评审程序?鉴于有些成果的时效性极强,能否可以接受不是所有相关实验数据都齐全的时候发表稿件?
批评对于推动科学发展至关重要,无论是接受批评亦或是给出批评都需要慎重、合理。审稿人没有义务照顾作者的感情,但也没有必要去过度抨击作者或他们的作品。审稿反馈应该是真诚、周到、有建设性并建立在尊重的基础上。
如果你是审稿人,请记住同行评议的黄金法则:同理心,你希望别人如何对待你的稿件,就如何对待别人的稿件。如果你还是学生并收到过这种不合理的审稿意见,请记住这种感觉,以后当你成为审稿人时,避免给其他人带去这种经历。
二、 关于论文被拒
科研人员的科研生涯中应该都有过被拒稿的经历,并且我相信大部分会说一篇工作被拒一两次不是家常便饭吗,但是如果你是第一次经历被拒,或者你一直处在一种被拒稿的状态下,你该怎么办呢?Lucy Taylor发表在2020.04.08《Nature》职业版块的文章Three ways to turn the page after your first paper rejection应该会给你一些帮助。
- 善待自己:
论文被拒令人沮丧,也让人受伤(有研究可证)。要记住这只是论文被拒了,而不是你这个人被拒了。数数自己的优点,想想值得感恩的事情,或者回顾一下曾经取得的小成就,给自己打打气。在被拒之后,大家很容易忽视自己平时所取得的成绩。尝试给自己一定的空间和时间,治愈自己。Lucy自己的做法就是去公园里面随便走一走,如果需要更长时间的休息,她也会给自己放假。长期来看,给自己时间休息和平复,更有利于心理健康和工作效率。
- 反思自己的目标:
思考一下,你为什么要做这件事?这是你感兴趣的研究吗?提醒自己你的内在动机可以推动你前进。当你感觉准备好了,问问自己这次拒绝会有哪些收获?能让研究更有力、表达更清晰吗?能激发新想法吗?别把它变成一种自我批评。被拒意味着你在挑战自我,如果你完全待在自己的舒适区,不冒任何险,那么你也不会被拒,但是也不会进步。着眼大局,而不要迷失在细枝末节中。作者就经常等上一两天后再去看审稿人的详细评论,尤其是一些措辞严厉的拒稿:在还没有准备好的时候就把自己沉浸在这些评论中,会适得其反。同行评议是一个了不起的流程,但在本质上也是主观的,这意味着有时候被拒可能只是运气不好。
- 分享个人经历:
论文被拒后,很容易感觉孤立无援。和同事同学分享自己的经历,不仅有助于你应对拒稿,也有助于其他人应对自己被拒稿的情况。简单地喝喝咖啡聊聊天,或是分享一下曾帮助你振作起来的建议或资源,也许还能给别人的工作生活带来一些不同。你可能无法一次性恢复,但是会慢慢变好的。如果没有,那么开口求助也没有什么不好意思的,朋友、家人、同事和心理辅导服务都能帮助你。Lucy当初写了一篇谈论被拒稿的专栏文章,以帮助自己应对一系列被拒的情况,然后那篇文章被拒了。这是她的第二次尝试(第25版),希望它对你有帮助。
Science 今年三月份也在职业板块发表了一篇关于如何处理被拒的文章———How to handle rejection in your professional life。本文只总结一下要点,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去仔细阅读。1.不要把拒绝当成是针对个人的;2.继续坚持,别不好意思;3.要尊敬别人;4.接受拒绝然后转换思路;5.注意文化差异。
学习如何接受被拒时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是我们不知道其他人也在经历着被拒。那些已经发表的论毫无曾经被拒的迹象,也很少有研究人员会分享他们论文被拒的消息,但是现实是,对于大部分期刊而言,被拒的可能性要远大于被接收的可能性。即使那些被接受的论文通常也会收到一个“但是”:“我们喜欢你的论文,但是你需要某些修改,且我们不保证修改后的论文一定会被接收。”个人认为首先要明确论文被拒只是挫折,不算失败。无论被拒了几次,你仍可以投到其它期刊,或者继续完善它。就连哈利波特都被拒了12次才出版呢。
被拒是常态,科研也需拼心态。
本文由春春供稿。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材料人网立场。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kefu@cailiaoren.com。
欢迎大家到材料人宣传科技成果并对文献进行深入解读,投稿邮箱: tougao@cailiaoren.com.
投稿以及内容合作可加编辑微信:cailiaorenVIP。
文章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