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大学徐丽广&匡华JACS:手性核-壳纳米组装体用于体内活性氧的定量监测和成像


【研究背景】

活性氧(ROS)(超氧化物、过氧化氢、羟基自由基等)在许多生理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对健康和疾病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ROS参与细胞生长和分化中的信号传递,通过刺激细胞因子的产生来调节炎症、清除病原体和外来颗粒。但ROS缺乏或过剩会引起ROS相关的疾病。ROS缺乏可导致免疫功能异常,进而导致慢性肉芽肿病。ROS过量则会导致细胞死亡、器官损伤和多种疾病。因此,快速准确的测定ROS水平是非常重要的。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已经开发了一系列用于检测ROS的探针(特别是荧光探针和电化学传感器)。但它们的应用有时会受到生物相容性差、灵敏度低和光漂白效应的限制。近年来,手性纳米材料因其在手性传感、光电子学和不对称催化等领域的潜在应用而引起了广泛关注。

【成果简介】

近日,江南大学徐丽广教授和匡华教授联合制备了由上转换纳米粒子(UCNP)核和手性NiSx NPs封装的沸石咪唑酸酯骨架结构材料-8(ZIF-8)壳(UCNP@ZIF-NiSx)组成的纳米杂化组件。利用手性光学信号和荧光信号,双模纳米组装可以用于定量监测活性氧(ROS),此处以过氧化氢(H2O2)作为活细胞中的模型验证目标。研究结果表明,随着NiXs的降解,UCNP@ZIF-NiSx纳米组装体变成了UCNP@ZIF纳米组件,并且成功地在体内对ROS进行了定量的和选择性检测。该文章近日以题为“Chiral Core-Shell Upconversion Nanoparticle@MOF Nanoassemblies for Quantification and Bioimaging of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in Vivo”发表在知名期刊JACS上。

【图文导读】

图一、使用UCNP@ZIF-NiSx纳米组装体检测ROS示意图

图二、UCNP@ZIF-NiSx纳米组装体的结构表征

(A)UCNP@ZIF纳米结构TEM图像。

(B)UCNP@ZIF-NiSx纳米组装体的TEM图像(插图是纳米组件中NiSx的高分辨率TEM图像)。

(C)UCNP@ZIF-NiSx纳米组装体的高分辨率TEM图像。

(D)单个UCNP@ZIF-NiSx纳米组装体的暗场TEM图像和对应的Y、Yb、Zn、Ni、S元素mapping。

图三、UCNP@ZIF-NiSx纳米组装体的结构演变和化学状态表征

(a)UCNP-PVP、ZIF-8和UCNP@ZIF-NiSx纳米组装物的XRD谱图。

(b)UCNP@ZIF-NiSx纳米组装体的XPS谱图。

图四、UCNP@ZIF-NiSx纳米组装体对ROS的响应

(A)UCNP@ZIF-NiSx纳米组装物CD信号的变化。

(B)UCNP@ZIF-NiSx纳米组装物在体外对不同浓度H2O2反应的UCL光谱。

(C)UCNP@ZIF-NiSx纳米组装物在体外响应其他活性氧(100μM)和其他不同的共存物(1mM)时的CD信号。

(D)UCNP@ZIF-NiSx纳米组装物在体外响应其他活性氧(100μM)和其他不同的共存物(1mM)时的UCL强度。

图五、UCNP@ZIF-NiSx纳米组装物在活细胞中的CDUCL信号对H2O2的双模检测

(A)探针预处理后的PCS-460-010细胞与不同浓度的H2O2反应的共聚焦图像。(a1)0.18μM (a2)1.47μM (a3)4.89μM (a4)7.7μM (a5)10.2μM

(B)对应荧光比的H2O2标准曲线(I660/I540)。

(C,D)用不同浓度的H2O2进一步处理预孵育的HeLa细胞的CD光谱。

图六、UCNP@ZIF-NiSx纳米组装体在活细胞和体内的应用

(A)PCS-460-010、HeLa和SK-MEL-2细胞经UCNP@ZIF-NiSx纳米组装体处理后的共聚焦图像。

(B)荷瘤小鼠体内ROS的UCL成像。等摩尔的UCNP@ZIF-NiSx纳米组装体被皮下注射到肿瘤中(左:探针探查肿瘤;右:用N-乙酰半胱氨酸预处理肿瘤,然后注射探针)在注射后的不同时间点进行荧光成像。(b1)对照组 (b2)0min (b3)10min (b4)20min (b5)30min (b6)40min

【结论展望】

综述所述,本文作者制备了UCNP@ZIF-NiSx 纳米组装体,包括一个UCNP(NaYF4:Yb3+/Er3+)核和一个手性NiSx构建NPs修饰的MOF壳。利用青霉胺作为配体合成了手性NiSx NPs,其CD信号对活性氧种类具有敏感度高且具有选择性等优势。通过将UCNP@ZIF-NiSx纳米组装物转化为UCNP@ZIF纳米组件,从而超灵敏的选择性的检测H2O2。作者设想这种双反应纳米组装平台可以扩展到诊断生物标志物,这一策略将有效促进手性纳米组装在生物方面的应用。

文献链接:Chiral Core−Shell Upconversion Nanoparticle@MOF Nanoassemblies for Quantification and Bioimaging of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in Vivo (J. Am. Chem. Soc., 2019, DOI: 10.1021/jacs.9b09360)

课题组简介:

匡华教授:江南大学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以手性纳米生物探针构建为主线,致力于分子识别、信号放大与传感新策略的研究。以通讯作者或第一作者在J. Am. Chem. Soc.Adv. Mater., Nano Lett., Nat. Commun.,等权威期刊发表论文60余篇;授权中国/美国发明专利14件。全部论文被引用3000余次。研究工作多次受到Science, Nature 系列期刊及国际权威科学家的正面引用和评述。从2015年开始担任Science Bulletin期刊(材料科学)的副主编;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2012),获得江苏省杰出青年基金支持(2014),入选中组部青年拔尖人才计划(2014),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优秀青年基金支持(2015),入选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计划(2015),入选中青年领军人才(2016)。

徐丽广教授:江南大学食品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分别于2009年和2012年获江南大学硕士和博士学位,导师为胥传来教授,期间于美国密歇根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合作导师Nicholas A. Kotov教授。目前,主要从事生物分析方面的工作。先后承担了江苏省杰出青年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多个项目。近5年,以第一作者或者通讯作者发表SCI期刊论文25篇,其中IF>10.0共10 篇。以第一发明人获国家授权发明专利29 项。荣获2017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和2018年度江苏省科学技术(基础类)一等奖等多个国家及省部级奖励。

本文由大兵哥供稿。

欢迎大家到材料人宣传科技成果并对文献进行深入解读,投稿邮箱:tougao@cailiaoren.com

投稿以及内容合作可加编辑微信:cailiaokefu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