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工大老校长傅恒志院士:桃李满天下,熔铸赤子心


傅老1

“自古学者两事,道德、文章。对知识分子来说,既要业务上精益求精,又要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情操,既应是业务上的专家,又应该做无产阶级的革命战士。”傅老如是说。

傅恒志,我们更愿意称他为傅老,西工大老校长,也是材料及冶金学领域的著名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第三届“中国铸造终身成就奖”获得者,带领团队创建了国家迄今为止唯一的凝固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格物致知、求索创新

“作为一名学者,求索创新是渗透在骨子里的精神,格物致知是贯穿整个人生的灵魂”这就是傅恒志的真实写照。

1929年8月24日出生于河南省的傅恒志至今已有87岁的高龄,本已经是退休年龄,可安享晚年的时候,你却会在校园里经常见到这位目光睿智慈和,笑容温暖和蔼,精神矍铄的老者,因为他依旧坚持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续写着“行者无疆”的传奇。

“对人始终如一的尊重,少有的亲和力,一向的儒雅谦和”这是所有师生对傅老的感觉,少了一些生涩,多了几分亲和,傅老与生俱来的人格魅力刻深深地感染着学校的每一个人。

1958年,傅恒志赴苏联列宁格勒工学院留学,是当时全国铸造学科唯一考取留苏的研究生,师从苏联铸造界最有名望的权威聂亨齐教授,进行耐热合金的研究工作。当时,用于航空航天尖端技术领域的镍基高温合金性能优良,但此种合金都以高含量的铝钛作为主要强化元素,必须在真空下熔化和浇注,否则极易氧化。20世纪60年代初国内这样的真空冶炼设备极少。傅恒志决心利用这次学习机会研制出一种“不含铝钛、不需真空冶炼、又与含铝钛镍基合金性能相当的高温合金,解决国内的高温材料问题。” 聂亨齐教授对他提出的熔炼特殊材料的高温合金新技术设想大加赞赏: “敢想前人之未想,敢做前人之未做,具有创新思维。好! ”在导师的支持下傅恒志先后设计了60余种合金方案,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测试,每一种性能测试都在800℃的高温做持续数千小时的实验,还要通过少则数十数百小时,多则一千多小时的机械性能试验。时间实在是不够用,于是他每天从早到晚都泡在实验室里,有许多次为了赶出试件,经常通宵达旦,连他的导师也为中国学生的拼命精神所折服。

功夫不负有心人,时过两年,傅恒志成功研制出了新型高温合金系列,该类合金不含铝钛,不需真空冶炼,但却能达到与当时世界上含铝钛合金相当的较好力学性能和优异的铸造性能。

1961年,在合金尚未最后定型、论文尚未答辩的情况下,该合金就被苏联用在某航空发动机导向叶片上。他对不含铝钛的高温合金的系统研究填补了当时国际上的空白,受到国内外专家的肯定。该成果还获得了苏联科学技术专利。

学成归国后的傅恒志为了提升我国落后的铸造业水平,开始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奋斗历程。从最初致力于高温合金的成份、组织、铸造性能与力学性能关系的研究入手,到后来定向凝固和单晶技术的研究,在缺乏资金支持和设备的条件下,傅老带领团队迎难而上,节约开支,自行研制设备,突破技术壁垒。

他曾引用叶剑英元帅的诗句充满激情地说:“科学有险阻,苦战能过关,我们将再接再厉,尽心竭智,开拓创新,奋力攻关,尽快实现课题的重大突破,推动我国的材料冶金技术向更高更新的水平发展!”

BHD)JD{$DYEMM_6`MN7ZGQR

德行师表,桃李满园

1984年西北工业大学调整领导班子首次采用投票民意测验方式选举校长,傅恒志以最高得票当选为校长。当时中宣部、教育部、航空部联合确定西工大为校长负责制试点院校,傅恒志带领学校班子成员科学决策,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在教学、科研、师资队伍建设等各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受到师生员工的称赞。

“我们学校又大又穷。穷则思变,但怎么变?光是靠国家不行,靠我们几位学校领导也不行,要靠全体师生员工……我们学校不管领导干部,还是教职员工,都是人民的勤务员,谁也没有特殊,连我这个校长也没有什么特殊。我的言行,请大家监督,让事实作证。”实践检验真理,实践也考验了傅恒志这番掷地有声的就任宣言。

八年的校长生涯,开榛辟莽、卓有建树的执政之路,为他的人生添加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在做校长期间,傅恒志依然坚持亲自带研究生,整天忙碌不堪,有时候一天只能睡3-4个小时,他坚持按时给研究生答疑,从不耽误研究生的课程。有人劝他不要给学生上课了,他说:“我还是人民教师的一员,教书育人是我的职责,也是我联系师生的桥梁。不教学,就脱离师生,脱离实际,校长也当不好。”他为本科生讲授的一些课程,皆属国内外高新科技理论和新成果。在不少方面还提出自己的创见。他在这8年间,培养出近20名博士生。他与周尧和院士培养出了我国第一位铸造工学博士毛协民。他撰写的《培养高水平博士生的途径》一文,被陕西省授予1991年优秀教学成果特等奖。由他和周尧和院士领导的学校铸造学科的建设与发展,一直处于全国领先地位;他所在的铸造实验室被评为全国高校实验系统先进集体,并成为国家重点实验室,到目前从这个实验室已经走出4位院士。

为人师者,皆具牺牲精神,故此桃李满园,盛名誉外。

2zev1vkvjc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2014年,傅老85岁,但是这位有着如此高龄的老者却依然坚持在教学一线,用尽平生所学,只为祖国培育栋梁。

就在这年的12月4日起,傅老先生准备为材料专业的师生开设讲座,分四期进行,每期都伴有论坛讨论。有人问他本次开设讲座的原因时,先生是说源于他在听取研究生的工作进展汇报时,发现好多同学在使用先进的软件进行计算机模拟,但是并不明白其中模型和公式的道理。于是,自己一边看书一边查阅资料,在高温合金材料设计几十年经验的基础上,编写了此次讲座的教程。朴实的言语表达,我们新生敬仰之意,因为我们读懂了先生:责任。

三个小时的讲座,三个小时的讨论,似乎还意犹未尽,这让我们看到了一位学者,一代老师的热忱与激情。

“我当老师,如果从大学毕业算起,已经64年了。跟同学们摸爬滚打已经超过了一个甲子,我教书育人,同学们也启发我、教育我,我们互教互学。”

“我已经进入86岁,早已不是耳聪目明的年龄了,但是我还是挣扎着,总还要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道路往前奔……只表示在我有生之年总是要和大家共同往前走。”

傅老先生语重心长的说除了自己的心底之声。

耄耋之年的傅老在科学的道路上坚持着,2015年10月由科学出版社出版的《航空航天材料定向凝固》是傅老科研道路上的又一经典代表著作,此著作是傅老亲自操刀撰写,审稿修订,可谓是心血之作。

光阴荏苒,岁月如梭。回忆起自己的成长道路,傅恒志说:“自古学者两事,道德、文章。对知识分子来说,既要业务上精益求精,又要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情操,既应是业务上的专家,又应该做无产阶级的革命战士。”——这就是他,一位对国家对人民有着强烈责任感的知识分子的毕生追求。

本文作者窗前听雨

参考资料来源:

西工大新闻网,哈工大官网,西部网,科学网。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