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汪的自救指南 —— 你是否正在消耗你的生命?
作为科研人员,每天你的生活节奏是什么样的?熬夜看论文,写文章还是打游戏,再或者通宵做实验。。。
忙碌的科研任务,毕业、找工作都给大家带来了很大的压力。科研人员这个群体基本处在自杀式养生的过程,即一边作死,一边自救的养生方式,江湖人美其名曰养生朋克。然而,近期科研圈里越来越多的人真正开始注重养生了,保温杯里泡起了枸杞。小编今天梳理了一下科研人员平时应该注意的健康小贴示。
一、管理自己的身体健康
最近小编调查发现科研人员关注度颇高的几点身体健康问题,比如你师兄后移的发际线,你师兄的少白头,你师兄的啤酒肚,还有你师兄的青春痘。敲黑板啦!每天认认真真刷牙也很重要滴!不久前分别在Nature communications,Science advance上发表了两篇题为“Microglia and amyloid precursor protein coordinate control of transient Candida cerebritis with memory deficits”、“Porphyromonas gingivalis in Alzheimer’s disease brains: Evidence for disease causation and treatment with small-molecule inhibitors”的关于阿尔茨海默症的新进展,它们纷纷把导致阿尔茨海默症病因的源头指向病原体感染。[1,2]
一个是会引起口腔溃疡的白色念珠菌,另外一个是会引起牙周炎的牙龈卟啉菌。相关报道一出迅速刷爆整个朋友圈,有意思的是,小编发现这两种病原体都和口腔卫生有关,报道中指出白色念珠菌,一种十分常见,时不时还会引起口腔溃疡的真菌,可以轻易通过血脑屏障,造成大脑皮层无症状感染,形成与阿尔茨海默症斑块相似的胶质肉芽肿,并造成短暂的记忆障碍。牙龈卟啉菌会导致牙周炎,研究人员在阿尔茨海默症死者的大脑样本中发现有牙龈卟啉菌。小编不禁要提醒各位在繁忙的科研工作之余,饭前饭后记得刷牙,保持口腔卫生呀,因为这可能会使你变傻~而且最近报道的很多疾病的产生机制有很大一部分是自己生活不规律带来的后果,
进入研究生阶段以来,规律的睡眠可能对大多数人来说都是比较奢侈的。充足的睡眠具有消除疲劳,恢复体力;保护大脑,恢复精力;增强免疫力,康复机体;促进生长发育、延缓衰老;促进长寿的作用。如果打乱这样的节奏会怎样呢?例如,到了该睡觉的时候偏不睡又怎样?
已有研究表明,经常熬夜会危害到身体各方面的健康,使得肥胖、糖尿病、高血压、心脑血管病、癌症等疾病更高发。肾脏也同样会受到紊乱、不规律的作息损害。之前肾病领域权威杂志《Kidney international》发表的一项研究表明:相比每晚睡7~8小时的人,那些每晚睡眠时间不足5、6小时的人,蛋白尿发生风险明显增加,肾功能下降速度更快。[3]近期JASN杂志又添新的研究证据---熬夜、白天嗜睡,很伤肾!并且入睡的时间越晚(夜里12点还没睡),睡眠途中睡了醒醒了睡这样断断续续次数多的人,尿毒症风险也越高。[4]近日在线发表于《Nature》杂志上的一项研究,则在“危害清单”上又加上了一条:哈佛医学院与麻省总医院的科学家们发现,在实验小鼠中,如果睡眠不规律,会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它会造成冠状动脉疾病,或是中风。[5]
以上健康问题,有很大一部分归结到底是自己没有一种自律的生活。成为一个自律的人,会对我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影响,小编认为一个自律的人,他能够很好的管理好自己的身体。强大到控制住自己的人,没有什么事情是办不到的。自律不仅带给你健康的身体,充实的生活,还有内心的平和与愉悦。
在世界睡眠日(3月21日)到来之际,小编呼吁大家每天早起不拖床,刷牙洗脸跑跑步,认真工作,保证充足的睡眠。你有多自律,就有多自由。今晚希望伙伴们放下手机,早点儿入睡,睡前别喝太多咖啡和茶哦~
二、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大多数科研人员都是喜欢学习和求索的一个群体,这也吞噬了科研工作者的时间和精力。大多数科研工作者具有偏内向的性格,不善于交际,天天泡在实验室,遇到论文、毕业、就业问题和挫折的时候更不愿意交谈,走极端的可能性会比较大。尽管关于这个话题的讨论越来越多,越来越多的遭受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生在寻求帮助。我们仍然迫切需要解决对科研人员心理健康问题的了解程度。
不久前德克萨斯大学圣安东尼奥分校健康科学中心的神经学家 Teresa M Evans在Nature Biotechnology做了一份心理学研究,她分析了全球 26个国家的 2279 名学生,发现有抑郁或者焦虑现状的硕博士比例比一般人高出 6倍。而且超过 40% 的学生有中度甚至重度抑郁。研究人员还调查了心理健康危机在性别之间的关联程度,以及工作--生活平衡和导师指导质量之间的联系。结果发现研究生中,跨性别者中有超半数面临着更大的抑郁(57%)和焦虑(55%)风险,而女性比男性更容易产生心理上的疾病,其中,约有三分之一的男性表示有过这种情况,而女性的比例则为40%。此外,在患有中度甚至重度焦虑以及抑郁症的研究生中,超过50%的人都认为自己的工作--生活之间的平衡已经处于失衡状态。显然,良好的工作-生活平衡与更好的心理健康结果有着显著的相关性。[6]
这些数据还表明,导师与研究生之间的关系也对研究生的心理状态产生极大的影响。约有一半患有焦虑或抑郁的研究生认为导师没有给研究工作提供“真正”的指导,也没有获得他们相应的支持。另外报道指出超过45%的患有焦虑或抑郁的人表示导师对他们的心理健康没有产生积极影响。
相关的研究者随后在Science上给出了一些建议。肯塔基大学的助理教授Nathan Vanderford表示,“这些研究数据迫切呼吁研究机构需要制定相关计划来帮助解决这些问题”。而该调查报告的作者也鼓励研究机构将心理健康看作是研究生未来职业发展成功所必需技能的重要组成部分。
英国贝德福德郡大学的Gail Kinman教授说“如果你担心自己的心理健康,那就尽早采取行动。联系你的心理咨询师来讨论应对措施。” 她还鼓励学生们通过自我照顾,在紧张的工作后花时间恢复,在职业和私人生活之间设置界限,对自己表现出同情和宽恕,并建立一个社会支持网络来培养自己的心理健康。[7]
Nature杂志采访了几位研究人员,讨论了激烈竞争环境的压力下,自身需要改变什么。
Robble Hable,堪萨斯大学劳伦斯分校工程学博士生曾遭受抑郁症的困扰,他表示一个人最容易感到孤独寂寞,所以来自社交圈的支持才显得无比重要。2017年我因抑郁症住院治疗,在住院期间,我的治疗师每周都会鼓励我,并提醒我,抑郁并不是我的个性缺陷。他的鼓励让我心情舒畅,能够专心应对论文。和其他很多学生一样,我也曾在工作与生活之间苦苦挣扎,力求平衡。也曾经因为在研究生会担任角色而备受批评。但是有来自身边人的鼓励,我就会对自己的选择更加自信。生活很难,但我愿负重前行。
Vince Butitta,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的博士生谈到自我学术的认可,当自己论文没有新的引用了,感觉论文没有价值,被巨大的空虚吞噬着的时候。就开始和这种焦虑做斗争了,同时尽可能的去帮助那些和我有相同感受的学生。当看到有意思的论文时,向作者传达我的想法,并告诉他们,是他们的论文给了我新的想法和灵感。作为同道中人,我们互相鼓励。虽然我的论文引用度依然没有大的起色,但不再焦虑了,我在互动和鼓励中找到了新的价值。因为那篇论文,收到了国际景观生态学协会年会的邀请。也许我的论文引用度不高,但对于这次会议来说,它是极好的。[8]
另外进行体育运动的也是很重要的。研究生的休息方式大多是独自进行且较为安静和缓。读书和听音乐这类活动确实可以一定程度的放松身心,但是只有这类休闲活动就会太过单一。体育运动的效果则更好。它不仅能通过提高身体健康来影响心理健康,一定负荷的运动训练还能促进下丘脑内啡肽(一种与快乐、满意等积极情绪有关的神经递质或激素)含量升高,它能让人感到欢愉和满足,甚至可以帮助人排遣压力。专家提示:并非所有运动都可以产生这种效果,内啡肽的分泌需要一定的运动强度和时间 才能使它分泌出来。现在一般认为 ,中等偏上强度的运动,比如健身操、跑步、登山、羽毛球等,运动30min以上才能刺激其分泌。
采取正确的方式排解心理压力,是科研工作者应该具备的一项技能。人吃五谷杂粮,阅世间百态,不可能事事称心,随遇而安的思想不再适合现在科研圈的氛围。
三、实验千万条,安全第一条
人们常说工作让人要死,但你工作用的材料和环境真的可能杀死你,像腐蚀化学试剂、传染性病原体、高电压设备还有愤怒的老板(哈哈)。健康生活从避免这些开始。
近期的几件事故小编希望给大家再次敲响警钟。
2月27日0时42分,南京工业大学一实验室发生火灾。南京市消防支队调派9辆消防车、43名消防员赶赴现场,1时15分火灾被控制,1时30分火灾被扑灭,无人员伤亡。火灾烧毁3楼热处理实验室内办公物品,并通过外延通风管道引燃5楼楼顶风机及杂物。目前,起火原因正在调查之中,疑似实验室内部化学反应操作失误所导致的火灾。
另一起则是2018年12月26日上午9:30左右,北京交通大学学校东校区环境工程实验室内进行垃圾渗滤液污水处理科研试验时发生爆炸引发火灾。上午10:20,火情得到控制,经初步核实,共有3名参与实验的研究生在事故中不幸遇难。此次事故令人无比痛惜。北京交通大学全体师生沉痛悼念在事故中不幸逝去的三个年轻生命。
说到这里,小编觉得作为科研工作者真心不容易,每每都是冒着生命危险在搞实验。大家实验前一定要做好防护措施,检查周围环境危险因素,切不可掉以轻心,很多事故都是因为操作不当引起的。操作不规范,亲人两行泪呀。小编研究生期间的研究方向是高能量材料,对此就深有体会,此处省略好多字。
小编为大家献上近期在ThoughtCo,science专栏发表的10条最重要的实验室安全规则,一起学习一下。[9]
第一、听从指令
在你开始之前,倾听、注意并熟悉从开始到结束的所有步骤都是至关重要的。如果你对任何一点都不清楚,或者有问题,在开始之前请务必了解清楚。
第二、知道安全设备的位置
万一出了什么问题,重要的是要知道安全设备的位置以及如何使用。定期检查设备以确保其正常工作
第三、实验室着装
实验服是防止事故发生的最好方式之一。对于任何一个科学实验室,都要穿有遮盖的鞋子、长裤,把头发盘起来,这样它就不会落入你的实验或火焰中。根据需要,确保穿戴防护装备。基本装备包括一件实验服和一副护目镜。根据实验的性质,您可能还需要手套、听力保护和其他物品。
第四、禁止在实验室吃喝
把零食留给办公室,而不是实验室。不要在科学实验室吃或喝。不要把你的食物或饮料放在含有实验、化学物质或培养物的冰箱里。
第五、不要尝或嗅化学品
要想知道容器里装的是什么,最好的方法就是给它贴标签,所以在添加化学物质之前,要养成给玻璃器皿贴标签的习惯。品尝或闻一些化学物质可能是危险的,甚至是致命的。不要这样做!
第六、禁止做没有计划的实验
不要扮演疯狂的科学家,随意混合化学物质看看会发生什么。其结果可能是爆炸、火灾或有毒气体的释放。同样,实验室也不是闹着玩的地方。你可能打碎玻璃器皿,惹恼别人,还可能引发事故。
第七、妥善处理实验室废物
一个重要的实验室安全规则是知道实验结束后该怎么做。在你开始实验之前,你应该知道最后该做什么。不要把你的烂摊子留给别人收拾。
第八、正确处理实验室事故
事故是会发生的,但是你可以尽你最大的努力去预防它们,当它们发生的时候你要有一个计划。大多数实验室都有万一发生事故时的应急计划。遵守规则。
第九、实验只在实验室
把你的实验留在实验室是很重要的。不要把它带回家。你可能会发生泄漏、丢失标本或发生事故。
第十、不要在自己身上做实验
科学就是使用科学的方法。你需要多个主题的数据来得出结论。在自己身上做实验是危险的,也是糟糕的科学。
现在,如果世界末日来临,而你又没什么可失去的,这条和其他的实验室安全规则就不那么重要了。但在正常的生活中,你想要好的成绩,成功的实验,稳定的工作。不用去急诊室,遵守规则!
不管怎么样,从现在起好好刷牙吧,无论如何养成一个爱卫生的自律的习惯总是没错的。保持身心健康与顺畅,时不时把自己的糟心事拿给朋友添添堵也是极好的。
不说了,小编再去刷刷牙!清早起床,满满的正能量~
参考文献:
[1] Yifan Wu et al. Microglia and amyloid precursor protein coordinate control of transient Candida cerebritis with memory deficits. Nat. Commun., 2019, 10:1
[2] Dominy et al. Porphyromonas gingivalis in Alzheimer’s disease brains: Evidence for disease causation and treatment with small-molecule inhibitors. Sci. Adv. ,2019, 5.
[3] McMullan C J et al. Association of short sleep duration and rapid decline in renal function. Kid Inter, 2016, 89(6):1324-1330.
[4] Ricardo A C et al. The Association of Sleep Duration and Quality with CKD Progression. JASN, 2017,28(12):3708-3715.
[5] McAlpine C S et al. Sleep modulates haematopoiesis and protects against atherosclerosis. Nature, 2019, 566:383–387.
[6] Evans T M et al. Evidence for a mental health crisis in graduate education. Nat.Bio., 2018, 36(3):282-284.
[7] Elisabeth P. Graduate students need more mental health support, study highlights. Science, doi:10.1126/science.caredit.aat5139.
[8] Chris W. Why mental health matters. Nature, 2018(557):129-131.
[9] Anne M H. The 10 most important lab safety rules. ThoughtCo, 2018.
往期回顾:
本文由材料人专栏科技顾问 Junas 供稿,材料人编辑部Alisa编辑。
欢迎大家到材料人宣传科技成果并对文献进行深入解读,投稿邮箱: tougao@cailiaoren.com.
投稿以及内容合作可加编辑微信:cailiaorenVIP.
文章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