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报告——你且讲之,我且睡之,孰之过?
你是否有被“老板”拉到学术报告厅当群众演员的经历?是否在报告厅昏昏欲睡?是否在在报告人询问Any question时,用傻白甜的眼神茫然的望着报告人?学术报告的内容是什么?意义是什么?理想的学术报告形式又是什么样的呢?且听thunder17和你掰扯掰扯。
学术报告是报告人就自己的研究成果或某一专业的知识在短时间内通过演讲的形式传授给听众一种学术活动。根据nature网站于2013年4月“What's Your Science Maturity Level?”的一篇文章,学术报告的内容可以分为5类。
第一类是报告人提出了一个方向,这个方向可能在日后衍生出新的数据,结论或是假说。这种级别的报告往往会对行业形势以及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对了解学科发展的全面动态,增进综合知识,把握科研方向极有助益。
第二类是报告人提出了一个可检验的假说,这个假说目前暂无数据支持或对其数据的解释超出了最新理论计算的能力。这样的报告可能是枯燥无味的,也可能是开先河的,它可能将学术共同体引向一个硕果累累的新方向。
第三类是报告人以科学实验的方法,把已有的假设应用于当前问题,并将一个假设与实验数据比较,再得出明确的解释。这类报告一般来说,是研究人员的具体工作,对于从事相近行业的人来说,具有借鉴意义。
第四类是报告人将一个假设与一组数据比较,证明自己得出了一个明确的解释。关键是,其他研究人员在其报告或出版物中已经证实或争论过这个结果。
第五类是报告人描述的数据和计算结果已经被学术共同体认为是其文化和历史的一部分了。此类报告的主要内容就好像一项工作竣工后,大家坐在一起回顾过去的峥嵘岁月,表彰功臣,顺便畅想一下未来。
由此可见,学术报告可以使我们方便快捷的了解某一研究方向的动态,甚至有时在倾听完一些大牛的报告会颇有一番拨云现日的感觉。
然而,实际上,在很多时候,学术报告并未取得应有的效果,尤其是在一些大型报告中,往往出现,报告人在上面讲得热火朝天,听众在下面昏昏欲睡,即使是院士在人民大会堂做报告时,这种现象也不能被避免(详情,九旬院士人民大会堂站着做报告 学生睡倒一片)。
窃以为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可能的多方面的,但最主要原因应该是组织者们好面子,讲排场,往往会强行在低年级本科生中拉“壮丁”,以造成报告现场座无虚席的假象。这种“面子”工程一方面影响听众们与报告人之间的互动,降低报告所可能产生的收益;另一方面,听众们受限于自身的知识储备,往往听得雨里雾里,最后昏昏欲睡,这也会影响报告人的状态。但事实上,众多组织者们却偏偏乐此不疲,据陈安老师在科学网上的博文,某高校在学术报告时,甚至拉来附近超市工作人员充当壮丁。
学术报告的所体现的思想内核才是学术报告的最重要内容,在理想的学术报告中报告人应该能与听众之间发生思想的碰撞,充分交流。学术报告的规模无须过大,窃以为10、20人便好,学术本来就是曲高和寡的。
一路鲜花,掌声,万人空巷为你呐喊的,更多是歌星或是影星之类。科研工作者则更多的是在曲折而漫长的小路上踽踽独行。
本文由材料牛新锐作者thunder17供稿,材料牛编辑整理。
茕茕孑立 踽踽独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