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物构所卢灿忠课题组: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和器件研究取得进展


【成果简介】

近日,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功能纳米结构设计与组装重点实验室卢灿忠课题组,设计合成了一类高效的TADF蓝光材料B-oCz和B-oTC。通过合理的分子设计同时实现了很小的最低单-三重激发态能隙(DEST)和较大的辐射跃迁速率。同时,分子的非辐射跃迁得到有效抑制。其中,B-oTC在薄膜中具有很小的浓度淬灭效应,其纯膜的光致发光效率高达94%,应用溶液加工的方法制备的非掺杂蓝光OLED器件外量子效率达19.1%。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德国应用化学上。

【图文导读】

图1 B-oCz和B-OTC的分子轨道

B-oCz和B-OTC的LUMO几乎全部位于三芳基硼基上,而HOMO主要分布在咔唑基上,并部分延伸到垂直和平行的苯环上。

图2 晶体结构和选定的B-OTC分子间距离

【研究内容】

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OLED)在显示和照明领域的具有巨大应用潜力,而受到学术界和工业界的广泛关注。发光材料是OLED的核心部分,目前基于铂系重金属配合物的绿光、红光材料器件的效率和稳定性均已达到实用化要求,但稳定高效蓝光材料器件的开发却进展缓慢,成为OLED行业发展的瓶颈。近年来,有机小分子热活化延迟荧光(TADF)材料成为最有望在这方面取得突破的一类有机电致发光材料。

此前,该研究团队在一价铜及银配合物发光材料的设计合成、发光机理、器件性能研究等方面取得了系列进展。研究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和中科院重点部署项目的支持。

原文链接:http://www.cas.cn/syky/201711/t20171102_4620494.shtml

文献链接:Combining Charge-Transfer Pathways to Achieve Unique Thermally Activated Delayed Fluorescence Emitters for High-Performance Solution-Processed, Non-doped Blue OLEDs(Angew. Chem. Int. Ed.,2017,DOI:10.1002/ange.201709125)

本文由材料人编辑部Allen编辑,点我加入材料人编辑部

材料测试,数据分析,上测试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