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大路军岭Nature子刊:在石墨烯上,自下而上的精准制备Pt双原子催化剂
【引言】
在化学重整、费托合成、生物质转化过程当中,负载性催化剂仍然是被大家所广泛运用的一类催化剂。人们为了节约金属的用量,从而去减小金属纳米颗粒的尺寸。当减小到纳米颗粒只含有几个原子的情况下时,由于此类团簇的电子特性是非连续的,从而其电子特性会随着原子个数的改变而改变。同时,近些年来,单原子催化剂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然而在比较温和的条件下,在大比表面积载体上合成含有几个原子的金属团簇催化剂,例如双原子,却鲜有报道。
【成果展示】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路军岭课题组(通讯作者)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同步辐射韦世强课题组(共同通讯)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布了一篇“Bottom-up precise synthesis of stable platinum dimers on graphene” 的文章。该文章中研究人员通过控制合成石墨烯载体,利用原子层沉积(ALD)的技术,成功制备了Pt单原子催化剂,随后以单原子Pt为活性位点,通过控制ALD的合成条件,成功制备出Pt双原子催化剂。制备出的Pt双原子催化剂,在硼氨烷(AB)水解过程中展示超高的活性,其TOF比 Pt单原子和Pt纳米颗粒催化剂分别高出17和45倍。
【图文简介】
图1. Pt双原子的合成示意图
图2. Pt单原子和双原子的形貌
(a-c) Pt 单原子的球差矫正的HAADF-STEM图片
(d-f) Pt 双原子的球差矫正的HAADF-STEM图片
(g) Pt双原子中,两个Pt原子的距离统计
(h)样品 Pt-MeCpPtMe/graphene和MeCpPtMe/graphene中Pt的负载量之比
(i) 双原子Pt2/graphene和Pt1/graphene中Pt的负载量之比。
图3. X射线吸收及模拟
(a)各样品的X射线近边吸收
(b)各样品在R 空间的图谱
(c)MeCpPtMe/graphene R空间实际图谱和模拟图谱对比,及计算结构
(d)单原子Pt1/graphene R空间实际图谱和模拟图谱对比,及计算结构
(e)双原子原子Pt2/graphene R空间实际图谱和模拟图谱对比,及计算结构
图4. 催化活性测试
(a)各催化剂水解放氢的速率随时间的变化
(b)各催化剂的比值量活性对比
图5. 电子态以及H2和AB分子的吸附
(a)Pt1/graphene-R中Pt原子以及Pt2/graphene-R顶端的Pt原子的5d轨道的部分态密度计算
(b)AB分子在Pt1/graphene-R上的吸附构型
(c)AB分子在Pt2/graphene-R上的吸附构型
(d)H2分子在Pt1/graphene-R上的吸附构型
(e)H2分子在Pt2/graphene-R上的吸附构型
图6. Pt2 双原子的稳定性
(a)Pt2双原子五次的硼氨烷水解的循环实验
(b)新鲜的Pt2 双原子样品,在氦气氛围里300度处理一小时的Pt 双原子样品以及在氦气氛围里400度处理一小时的Pt 双原子样品,其三者在水解反应中,水解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c)新鲜的Pt2 双原子样品,在氦气氛围里300度处理一小时的Pt 双原子样品以及在氦气氛围里400度处理一小时的Pt 双原子样品的比质量活性
(d,g)经过五次硼氨烷水解的循环实验之后,Pt2双原子样品的HAADF-STEM 图片
(e,h) 在氦气氛围里300度处理一小时的Pt 双原子样品的HAADF-STEM 图片
(f, i ) 在氦气氛围里400度处理一小时的Pt 双原子样品的HAADF-STEM 图片
【小结】
此篇文章,作者利用ALD“自下而上”在高比表面积的石墨烯上成功的合成了Pt 单原子及双原子催化剂。作者发现,载体活性位点的选择,ALD的选择性沉积,ALD的自饱和特性,Pt单原子以及双子的稳定性是成功合成Pt双原子的决定要素。作者通过HAADF-STEM, XAFS, ICP-AES, DFT 等手段,确认了Pt2 双原子是以Pt2Ox形式存在于石墨烯表面。同时在硼氨烷的水解过程中,Pt2双原子分别高出纳米颗粒及单原子催化剂45和17倍。通过DFT计算发现,相比于Pt纳米颗粒和单原子,硼氨烷分子以及H2分子在Pt2双原子上的弱吸附是其超高活性的主要原因。最后,作者指出,此方法也为以后精确合成其他不同金属原子数的团簇,提供了一个潜在的方法。
文章链接:Bottom-up precise synthesis of stable platinum dimers on graphene (Nature Communications,2017,doi:10.1038/s41467-017-01259-z)
本文由中科大路军岭老师课题组投稿。参与新能源话题讨论请加入“材料人新能源材料交流群 422065953”。
投稿以及内容合作可加编辑微信:RDD-2011-CHERISH,任丹丹,我们会邀请各位老师加入专家群。
材料牛网专注于跟踪材料领域科技及行业进展,如果您对于跟踪材料领域科技进展,解读高水平文章或是评述行业有兴趣,点我加入编辑部。欢迎大家到材料人宣传科技成果并对文献进行深入解读,投稿邮箱tougao@cailiaoren.com。
文章评论(0)